您在這裡

【金車走讀 樂活99】2017。秋 走訪台北府城懷舊

訪台北府城懷舊

撰文/盤惟心

  臺北府城內的範圍大致從北邊的忠孝西路接西邊的中華路,南邊接愛國西路,最後東邊接中山南路繞成一圈,總長大約4.5公里。往北連接大稻埕,往西連接艋舺。

  昔日艋舺、大稻埕、臺北府城合稱「三市街」,從1709年艋舺開發,1851年大稻埕出現第一棟街屋,至1884年臺北城開發完成,蕭慶國老師以「一艋二稻三城內」簡述臺北城發展起源。

重見天日的承恩門

  臺北城原本有五座城門,分別為北門、東門(景福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西門(寶城門,1906年拆除),其中只有東門跟北門有甕城,而北門是臺北府城五大城門中唯一保持建城原貌者。

  臺北府城的北門於1884年建立,正式名稱為承恩門,有「承接天恩」之意,早期具有防禦作用,清廷派駐臺灣的地方官員皆由北門而入。北門面對大稻埕,在清治時期是「城內」通往「大稻埕」的核心門戶。

  承恩門城高一丈八,城寬一丈二,以安山岩台座、紅磚外壁之城樓及閩南式屋頂構成。台座的安山岩來自大直,經交錯堆砌而成,更加防震;城樓中間有對外監視作用的二方一圓外壁窗洞,上方為閩南傳統建築常見的單簷重脊歇山式屋頂。

  北門外的甕牆已於日治時期拆除,當時城門也岌岌可危。由於日本政府欲執行「市區改正」計畫,至1904年已拆除臺北城大半城牆。在西門被拆除之後,原本包括北門在內的剩下四座城門也面臨拆除危機,後來在山中樵及其他學者的請命之下,加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支持,才得以避免拆除的命運。

  但拆除的危機再次襲來。臺北市政府在1966年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將東門、南門和小南門全面改建為華北式建築。北門原本也在改建之列,但當時計畫興建的高架橋預計通過北門所在位置,政府便預定直接拆除,不再改建。幸好,在學者極力爭取下,市政府同意修改方案,改以彎道繞過北門所在位置。去年,台北市政府拆除北門高架橋,讓承恩門終於重見天日。

臺北郵局與交通局鐵道部

  講解臺北郵局之前,蕭老師先帶我們認識希臘的三種柱式:多利克柱式、愛奧尼亞柱式及科林斯柱式。多利克柱式的特點是粗大雄壯,柱身有20條凹槽,柱頭沒有裝飾;愛奧尼亞柱式的柱身則有24條凹槽,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科林斯柱式的裝飾性更強,柱頭是用「茛苕」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回過頭看臺北郵局,可知其外牆使用的是科林斯柱式。

  臺北郵局為一棟仿巴洛克式建築,設計挑高、華麗,細節處有花草、人蔘、家徽等精美的泥塑。屋頂有山牆裝飾,中間有一面時鐘,象徵效率。臺北郵局於1928年委由台灣總督府營繕課的栗山俊一設計建造,至1930年竣工。原本入口前有一座五連圓拱廊大門,但後來為了使郵務車能直接通過較寬的三內門而拆除。蕭老師感嘆,很多建築都因為交通、建設的考量而被犧牲。

  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由森山松之助設計,採寫實式的仿都鐸式建築:磚砌外牆,入口為弧狀圓拱門洞,外牆雕刻鮑魚形狀的勳章飾;下方壁龕式窗採用科林斯柱式,上方的衛塔顯示政府機構的威權。蕭老師提及,森山非常喜歡使用「對柱」:結構穩定、助於支撐,外觀對稱平衡,更為和諧。說到這裡,蕭老師帶我們認識現代主義及巴洛克式建築:現代主義強調平衡對稱、簡潔、多使用幾何圖形,以對抗巴洛克式建築的複雜、華麗。

  除廳舍,蕭老師又特別介紹八角樓與戰時指揮中心。八角樓其實是一棟華麗的廁所,屋面鋪石板瓦,由八根鋼筋混凝土的柱子支撐,上方的屋頂從柱頂伸出八支放射狀的樑,像一把撐開的傘;戰時指揮中心是1943年為防止美軍轟炸而建的防空洞,外壁通風的窗扉採潛望鏡式,可防禦炸彈、碎片攻擊,建築出入口門扉為鐵板,有耐盪的構造。

  目前鐵道部正進行景觀、裝修及展示等三個工程,其管理單位並非鐵路局,而是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預計2020年開放,期待整修完成後的面貌。

臺北法主公廟

  臺北法主公廟、霞海城隍廟及大稻埕慈聖宮合稱大稻埕三大廟宇。

  法主公名張慈觀,從小神通頗為出名,因以法術著稱,逝世後被尊為法主真君,尊稱法主公。追溯法主公信仰之始,起於1869年安溪人陳書楚由碧靈宮分靈來台,放在家中奉祀以保佑茶葉生意。1878年大稻埕發生瘟疫,當時人們請法主公禳災,瘟疫竟由此而除,地方居民及茶商為感念神靈顯赫而獻金建廟。

  走上二樓,近距離看法主公的神像,是黑面的。傳說法主公收妖伏魔時,臉上被劃到傷口出血,整張臉都是紅色的,後來血跡乾了則成黑色。蕭老師接著帶我們看蟠龍銅柱及神桌,神桌上刻著「光緒甲午年」,可見歷史十分悠久;轉過頭,二樓的廟門為國寶級畫師劉家正所繪,共有十扇門,每扇門價值十五萬;走上三樓為六十太歲星君、觀音菩薩及武財神殿,每個神像皆金碧輝煌。

  原本法主公廟建在平地,為什麼現在會建在二樓呢?這個變遷的歷史也跟交通建設息息相關。1968年,臺北市政府因拓寬南京西路,將法主公後殿予以拆除,拆除後的法主公廟變成只剩下前殿的長方形小型廟宇。1996年,該廟改建為五層樓建築。樓下挑空供巷道出入,二至四樓祭祀法主公及旁祀神明的神殿。歷經道路改建、廟宇重建,一間廟宇能夠維持到現在,十分不容易。

  離開之前,有一個孩子指著法主公廟對面的天馬茶房的原址詢問,蕭老師便帶我們回溯二二八事件的歷史,那段動盪的年代。隔一條街是事件原爆點的紀念碑,小小的碑矗立在路邊,一不留神就會錯過。這回我們在對街望著,謹記歷史的傷痕。

娓娓道來大稻埕

  走過承恩門、三井倉庫、臺北郵局、交通局鐵道部、法主公廟、二二八原爆點、台灣民眾黨本部舊址、大稻埕防空蓄水池,從城內走至大稻埕,我們再一次回顧大稻埕的發展史。

  大稻埕的範圍約在現今民權西路以南,忠孝西路以北,重慶北路以西,濱著淡水河畔。1851年,林藍田為躲避海盜,從基隆移居大稻埕,與族人在迪化街建立三棟街屋,是大稻埕最早的商店及建築;經過一百多年,有兩棟街屋留下來,分別是迪化街一段154號的勝豐食品行與156號的林五湖本館。

  1953年發生頂下郊拚,同安人和三邑人為爭取碼頭利益而械鬥,最後寡不敵眾的同安人輾轉移居大稻埕。同年林右藻家族於大稻埕興建第一家店屋林復振商行,經營南北貨至今,奠定大稻埕基業。1859年經林佑藻、陳浩然與蘇斐然等人的資助,大稻埕霞海城隍廟正式完工,座落於南街,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當人口、商業經濟和信仰逐一完備,大稻埕的發展也水到渠成。

  1860年,淡水港正式開埠,實際卸貨的口岸包括艋舺與大稻埕,但因艋舺河道日漸淤積,加上當地居民排外,大稻埕逐漸取代成為北台灣的商業中心。原本打算以艋舺為發展重心的英國商人約翰‧陶德(John Dodd)也因排外事件轉至大稻埕發展,引進福建安溪的烏龍茶苗給台灣茶農試種,招募資深練茶師傅來台協助製茶,後來將茶葉外銷歐美後大獲好評。1860至1960年是大稻埕茶葉最風華的年代,大稻埕成為臺北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歷經百年。

  歷史故事講不盡。從臺北城內走至大稻埕,我們跟著蕭慶國老師見證歷史的興衰和建物的變遷,對於這片土地有更深的關懷。親身走讀,藉由看古蹟、讀文史,對於自己生長的地方,多一份了解也多一份愛。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