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18千人走讀:絕代風華大稻埕【日新町】

   每天回家都會經過重慶北路上的家樂福,沒想到,竟然在日治時代是「臺北北警察署的廳舍」,以前天天走過,一點感覺也沒有,很幸運,跟著水瓶子老師用雙腳閱讀大稻埕,突然覺得自己所生活的大同區,有了歷史縱深的面貌,而且非常有故事性。現在走過家樂福時,家樂福不再只是家樂福,加入了歷史元素,展現魔幻寫實的面貌!

撰文/楊芸

中山北路的歷史故事

  「日新町」因為有日新街而得名,範圍約略在今大同區之甘州街、華亭街、重慶北路一段與二段的交接。從大同大學出發往南走,水瓶子老師介紹到中山北路過往的歷史:1920年代以前是一片沼澤地,雙連埤呈人字形;日治時代都市計劃,把沼澤填平,在赤峰街附近蓋起公共住宅。在1950年至1960年代,中山北路變成美國街,美國正在打越戰,美國大兵放假時,常搭著軍機飛到松山機場,就會到中山北路,當時有非常多的酒吧,黃鶯鶯、沈文程等知名歌手都曾在中山北路酒吧駐唱過。

  當中也述及日本都市規劃:以神社的概念打造。中山北路當時是神社參道,一路發展,沿途就有了商店街、小廟及領事館;1970年代,臺灣作家黃春明的作品「大蘋果的滋味」,就可以看到中山北路顯現出的權力階級,現在的中山公民會館曾是蔣介石時代的憲兵隊所在。

  而到了2000年之後變成了東南亞街、菲律賓街,天主教聖多福教堂、基督教雙連教會等,成為外籍移工信仰及假日休閒之處,教堂附近開著很多家有東南亞異國風情的商店,水瓶子老師笑說,這些商店在地人很少去,因為賣的多是外籍移工家鄉的商品。

梁實秋──雅舍生活與記憶再現

  「德惠街一號」則曾是文學家梁實秋的住處,只要梁實秋住過的地方,都取名為雅舍。梁實秋當時在大同工學院任教,因此住在德惠街一號的日式房子中,但從文章中解讀,梁實秋住的不太高興,院子裡種著兩棵芭蕉樹,梁曾說很討厭下雨時,雨打在芭蕉葉上,擾他睡眠,也曾述及,他不曾鎖門,但常被「借」電鍋、「借」碗等等,有借無還,有朋友勸他裝鎖,但他終究沒有裝鎖。

馬偕醫院──彩繪玻璃藝術與故事

  馬偕醫院是走讀大稻埕必去之處,馬偕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既是醫生又是傳道士,馬偕建立起雙連教會,也蓋起了醫院,醫院外牆的彩繪玻璃除了有馬偕的史實外,還看到了當地傳統民俗信仰。

  論起大稻埕人口密度,日治時代,大稻埕的人口密度竟然大於城中區,且以日新町的人口密度最高,但一直沒有公園,後來才設了公園,而當時日本政府擔心被轟炸形成大火,因臺北吹東南風,就推行「梳開政策」,硬是開闢了南北向的防火巷,如果拿起大同區的地圖對照,就會略窺一二。

臺灣民主鬥士及文化先鋒──蔣渭水

  蔣渭水紀念公園,面積約有五千平方公尺,是臺北市最大的鄰里公園。蔣渭水是臺灣民主鬥士及文化先鋒,一生事蹟多發生於大稻埕地區,如創設大安醫院、創立文化協會及成立民報總批發處等,臺北市政府為紀念蔣渭水先生,將鄰近之錦西公園更名為「蔣渭水紀念公園」。

葉金塗古宅──金泰享商行

  一路走到星巴克保安門市,大家走的腳也酸了,卻仍興緻昂然,原為葉金塗古宅,1929年落成,因大稻埕是貿易港口,建物多為巴洛克式風格,古宅本身原是三層樓建築,保留最完整的是保安街上三層樓立面,三樓頂的立面上,左右兩邊可見一個「泰」字,葉金商行名為「金泰享商行」,泰字即為葉家商標。

見識城市──不同的文化面貌

  水瓶子老師在講解老建物同時,亦加入社會政治批判的視角,特別介紹了這座建物可以種植物的「欄杆」,其實存在著上層或統治階級向平民揮手俯視的權力階級意涵。一趟走讀下來,如同穿越時光隧道般,見識了日新町的各種面貌,心裡滿滿之餘,大家相約下次走讀再見!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