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服務志工的內心小宇宙》:【心理師回覆】離別與回應孩子的提問
各位親愛的貓頭鷹志工,大家好:
我是陳忠寅心理師,這次要回答兩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 當服務結束時,孩子問志工:「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志工認為如果說不會,他一定會很失望,但是他沒辦法保證會再來,他想問應該要怎麼拿捏承諾的限度?又要怎麼跟服務對象一起度過道別?
- 當孩子問志工:「老師你能不能給我某樣東西? 」,志工認為用不會太貴的小東西換孩子的笑容好像很划算,但是這樣真的好嗎?會不會造成「予取予求」的價值觀?
「離別」是一個神奇的moment!在認為時間還很多的情況下,我們會因為某些顧慮、防衛、害羞、或自尊...等情緒,而沒有意識到或甚至是隱藏自己想要表達的真實感受,但在時間所剩不多的壓迫下,我們很可能會選擇放下內在堅持,展現出真實的自己。
就像「海角七號」電影裡,樂團練習中衝突不斷的阿嘉與友子,在後續的互動中逐漸理解欣賞對方,卻將情愛深藏心中,阿嘉在面對即將和友子相隔異國的逼迫下,終於放下一切在沙灘上緊抱友子說出浪漫金句:「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又像在韓片「有你真好」中,來自首爾的七歲男孩,被媽媽暫時送到鄉下給外婆照顧,無法忍受窮鄉僻壤且物質缺乏的男孩,開始把氣出在行動不便、不識字的啞巴外婆身上,男孩也在後續與外婆的真實互動裡,從作弄、歧視與抱怨外婆,到關心、照顧與擔心外婆。同樣的,在離別那刻,男孩終於在巴士開走時,透過車窗對外婆比了「對不起」的手語。
【重視離別的階段】
在團體心理治療裡面,美國心理學者Tuckman提出團體的五階段發展模式,將團體發展過程分成形成期、風暴期、規範期、執行期與終止期五個階段。其實Tuckman在1965年只有提出四段論,並沒有終止期,但在1977年把終止期補上成為最後完整的理論架構,從這個演變上,也能看出終止期(離別、結束)的重要性。離別是一個情緒可能會很複雜的階段,是需要給予重視與妥善處理的。
很多服務孩子的方案是採用「多日營隊」或「課輔陪伴」的方式,這類服務同一群人多天的活動,在彼此互動時間較長下,導致情感投入較多,彼此影響也較多,更要留意離別階段的處理。辦活動我們都知道開始時要破冰(形成期),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何最後會設計燭光晚會、離別晚會或結束前的分享回饋時間,其中的一個目的就是要處理離別的情緒(終止期)。透過這些活動,讓參與活動的人可以有機會透過述說與被傾聽得以處理心中的情緒與思緒。在服務活動的結束前,可以試著特別安排一個時間,帶領孩子做下列的活動:
1.回顧活動中的課程活動、重要事件或有趣經驗,並將這些經驗帶回此時此刻。
2.帶領學員歸納分享活動中的收穫(改變、知識、技能與關係),藉由志工與學員的肯定與正向回饋,能更正向地看待自己。
3.延伸分享如何將所學發展出新的技巧,並應用在此刻或未來。
4.正式面對離別,說出心中的正、負向情緒,透過傾聽、同理、接納、正向回饋...等方式處理孩子的情緒。
5.鼓勵學員把握此時此刻與自己重視的人互動,表達自己的關懷、重視、祝福與道別。
【如何回應孩子的問題】
如果孩子是問你服務活動中相關的問題,大多數就是直接給予答案,或引導他自己思考答案。但若孩子問你的不是與服務內容相關的問題,例如「老師你覺得我很棒嗎?」、「老師你喜歡我嗎?」、「老師可以給我你的電話號碼嗎?」、以及「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老師你能不能給我某樣東西? 」,這時候你可能要好好思考再回答。當孩子問你一個問題時,你可以回答問題的「內容」,也可以回答孩子問這個問題的內在「歷程」。
什麼是回答問題的內容?就是回答問題表面的意思,例如孩子問「老師你覺得我很棒嗎?」,你回答「你很棒呀」就是回答問題的「內容」。
那回答「歷程」是什麼呢?就是回答這個問題背後可能隱藏的「弦外之音」。例如孩子在比賽挫折後問「老師你覺得我很棒嗎?」,他這個問題背後可能隱藏著需要安慰、關心或支持,如果你只是就內容回答「你很棒呀」,可能無法真正幫助到孩子,如果你回答「你剛剛比賽輸了,所以你現在覺得失望」、或「你剛剛比賽輸了,你很希望可以獲勝」,這個就是回答歷程,回答歷程不但可以讓孩子感到被理解,也能協助孩子覺察自己的內在狀態。
【重點放在回應歷程】
所以回到當服務結束時,孩子問志工:「老師你會不會回來?」時,如果你回答他「會」或「不會」,就是在回答他內容,而回答內容時,不但焦點轉移到志工身上,也會碰到一些承諾的界線問題。因此,你可以試著回答他的「歷程」,例如「你發現我們要離別了,所以你好像有些感覺,要不要說看看」、「幾天相處下來,我們的關係好像有點不一樣了」、「你好像很珍惜我們這段時間的相處,我們可以來做些什麼留下這段回憶呢?」、「看來我們度過一段特別的時光,我也很珍惜與你的相處」...等,引導孩子說出此時此刻內在歷程的感受與想法,協助孩子好好準備結束與道別,並整理你們之間這段美好的關係與經驗,將這段經驗中有滋養的部分,延伸到提升孩子自我功能與自信。
同樣的,當面對孩子問志工:「老師你能不能給我某樣東西?」時,記得先回應他問題的「歷程」。他問問題的時機,是在看到某個小朋友獲得禮物,而自己卻沒有的時候呢?還是在離別前,依依不捨地問你呢?前面那種狀況,你可能可以這樣回答「你想要禮物,因為你想要被肯定,即使你沒有得到禮物,老師也很喜歡你,我們可以來討論怎麼得到禮物吧」。而後面的脈絡,你或許可以這樣回答「為什麼你想要老師送你禮物呢?」,藉此了解孩子想要你送他禮物的意義,進而找出孩子想要一個禮物背後的「歷程」,是想要獲得老師的關愛呢?還是覺得老師對他很重要,為了可以睹物思人(志工)呢?亦或是想要為這個關係留下印記?透過回應「歷程」的對話,拓展孩子對自己的了解,有時候在這樣的對話之後,孩子也不一定會堅持獲得禮物。
捉住孩子問題的「歷程」回答,才能夠將互動的主角再轉移到孩子,而不是停留在志工身上。
【練習提升對歷程的敏感度】
基於上述,所以重點不在老師到底會不會回來,禮物可不可以送。而是孩子問你問題背後的「歷程」是什麼,如果志工根據「內容」做反應,就容易碰到文章一開頭志工面臨的困境,個案一直追問會不會回來或堅持得到禮物,那志工就讓自己陷在困境了。回答孩子這類的問題時,志工需要具備更多對歷程的敏感度,利用回應歷程,和孩子一起探索內在的狀態與需求。
此外,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志願服務有開始,就必然會有結束的時刻。引導孩子去理解「離別」,讓他們的情緒得到正確引導。別讓他們的愛,訴說的太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