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良食循環新選擇: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口述/Tasteme創辦人 葉柏軍

撰文/李可鈺

 

「社會上充滿著各式各樣的危機,空汙、疾病、天災,但人們唯獨對糧食危機最沒有感覺。」表情認真、語氣堅定的柏軍,是Tasteme的創辦人。物理背景出生的柏軍,怎麼會踏上與所學截然不同的道路呢?原因很簡單,那便是因為他看見了眾人總是視而不見的糧食問題。

 

 

剩食跟廚餘的迷思?

若是想要解決問題,便要了解根本的原因。柏軍仔細地說明,食物的浪費其實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生產、製造時造成的浪費,稱為「食物損失」。第二階段的食物成為商品後,若是未被售出,就會成為我們時常聽見的「剩食」。第三階段,當客人購買食物卻沒有食用,完好的食物就會成為「食物浪費」,而最後階段人們沒吃完的「廚餘」,和食物仍完好的「剩食」是完全不同的。「但人們常常誤會剩食就是廚餘,因此我們也很努力要重新定義這些剩食!」

 

誰是亞洲第一?最浪費食物的國家?

「全球有超過13億噸、至少1/3的食物都被浪費。」但這可不是最令人訝異的事實,柏軍接著說:「你能想像嗎?在食物浪費上,台灣可是位居亞洲之冠,平均每人浪費90kg的食物。」台下的人們聽了後,都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情。

柏軍接著拋出了這個問題:「晚上餓的時候,誰沒叫過外送、或去便利商店買個宵夜?」食物浪費的議題大家也許都知道,但在實際執行上是困難的。因為食物的取得太容易、價格太便宜,人們感受不到此議題的嚴重性,所以這件事從來沒有進入公眾的視野裡。

 

 

環環相扣的危機

「食物造成的浪費,其實不只是單一的問題,它和氣候變遷也是環環相扣的。」溫室效應的加劇,造成了更加嚴重的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而溫室氣體裡,又屬甲烷的影響最大。造成甲烷的成因,大家對前兩名一定都不陌生,柏軍告訴我們:「第一名是畜牧業、第二名是石化產業,而第三名就是廚餘!」前兩名都有機會轉換成別的用途,唯有廚餘的組成複雜難以再利用。但柏軍深信「正視危機,才能有所改變」,也是因為看到了眼前這難解的問題,才開啟了創立Tasteme的奇幻之旅。

 

「良食」新選擇

「許多人問過我,為什麼不以公益的角度出發,像食物銀行一樣提供免費的食物?但我認為那樣的受眾是有限的。」柏軍所創立的Tasteme平台,致力於用循環經濟的方式,讓更多人一起用更有效率的方式來解決糧食問題。而Tasteme也成功重新定義了那些賣不完食物,讓這些「良食」有更多的可能。柏軍很開心地表示,其實有很多人都願意為環境、減少食物浪費盡一份心力。平台從去年4月上線累積至今,已超過八萬用戶註冊,並減少了80,000餐食物的浪費。柏軍笑著說:「我們可是減少了一位臺灣男性平均一生所吃的飲食量喔!」

 

 

Tasteme在短短上線一年半的時間裡,不僅得到消費者的認同,也有越來越多店家願意響應,而Tasteme的成功便是來自消費者與店家之間永續的食物循環。對消費者而言,透過Tasteme平台的媒合,可以讓消費者得到翻倍價值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消費者不需要大大改變他們的消費習慣,就能夠無痛地做出友善環境的選擇。對店家而言,好處就更多了,不僅能回收原料的成本、減少剩食處理的費用,還能增進環保、永續、公益的形象。

 

消費有意識,減碳你我的事

「我們希望可以媒合更多的商品、推展更多的店。」柏軍表示未來會有越來越多不限食物的商品在平台上供大家選擇,這也是接下來他們努力的目標。雖然要改變眾人的想法並不容易,但柏軍確實做到了。透過Tasteme的平台,他創造了一個永續的循環模式,並讓資源更有效地分配。「希望消費者使用我們的平台後,都能讓消費更有意識,使減碳成為你我的事!」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