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青少年服務學習》五成青少年喜歡服務學習 專家建議可因時制宜

五成青少年喜歡服務學習

專家建議可因時制宜

  自服務學習納入正式課程和升學指定加分項目後,越來越多青少年開始關注社會公共議題,投身各領域服務行列,為臺灣社會注入更多正面能量。但根據金車文教基金會調查顯示,僅不到2成青少年透過服務習得專業知識(16.3%),與服務學習的核心精神落差甚大。

  服務學習推行多年,有高達5成青少年喜歡服務學習(50.5%),且年紀越大喜歡的比例越高:國中(27.8%)、高中(32.4%)、大學(41.2%)。青少年表示,在服務過程中有快樂喜悅(51.4%)、社會經驗(40.3%)和自我肯定(40.3%)等收獲,但實際參與服務學習後,卻也發現實際服務與想像有落差(21.6%),大學生比例更高達近三成(29.2%)。


 

  青少年為何參加服務學習?近5成青少年是因為學校規定而參與服務 (50.5%),受大學推動服務學習必修或選修課程影響,更有高達6成5大學生因此參與服務學習(65.8%)。但調查也發現,青少年的服務動機會隨著年紀改變,到了大學階段,學生會開始因為追求人生經歷(30.1%)和幫助他人(22.3%)而參與服務學習。


 

  服務地點和類型都可能影響青少年服務意願,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服務地點以校內(66.1%)和在地社區(32.5%)為主。在眾多服務類別中,近6成青少年最常從事環境清潔(59.6%),其次是教育輔導(25.6%)與圖書整理(21.0%);最喜歡的服務則是生態保育(29.8%)、環境清潔(27.6%)和健康運動(23.8%)。近5成青少年也表示,若有多元服務可供自主選擇,會更願意從事服務學習(49.5%)。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但台灣的防疫表現讓國人得以正常生活,2020年末調查時僅有三成多學生反映服務受影響(36.8%),主要影響因素為服務前置作業增加(19.2%)、服務意願降低(8.8%)以及服務被迫取消(8.3%)。但受近日疫情影響,為配合各縣市政府防疫規範,服務活動被迫取消比例相較年前可能大幅增加。

  金車文教基金會曾清芸總幹事表示,從問卷中反映出學校仍多將勞動服務轉化為服務學習,學生也多以應付課業和升學的心態看待,更擔心隨著疫情影響,服務場次減少,會導致學生對服務無感甚至大幅降低熱忱。對此,希望學校單位能提供完善的相關課程資訊或多元服務替代方案,讓青少年能正確了解服務學習價值,進而提升學生服務熱情與服務成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同心服務隊總籌許竹宜表示:「疫情對我們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營隊停辦固然遺憾,也造成個人的失落感與社團營運上的損失。」但以服務者角度而言,營隊停辦也就等同缺失了提供服務給對象這一重要環節。對社團本身來說,營隊停辦亦會影響新生續留社團的意願並進一步使幹部交接出現狀況。這些都是服務隊目前面臨並需要設法解套的問題。

  針對疫情對服務產生的影響,中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李俊耀主任表示:「這是危機也是契機,如何在疫情肆虐下,讓服務不間斷,持續協助社福機構,是志工團隊亟需面對的議題。中原大學長年力推的專業系所服務學習課程,在毋須經常與人群接觸的防疫前提下,也是一項可持續進行的特色活動。」例如:中原大學電機系的節電服務隊,學生志工融合節電專業,提供社福機構專業技術,在這防疫年代,師生一起突破疫情困境,協助社福機構省下電費。

  此項調查於2020年12月進行問卷施測,針對全臺灣國中、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學生進行調查,總共回收網路問卷2,656份、紙本1,601份,共計有效問卷4,257份,在信心水準97%下,有正負3%以下的抽樣誤差,施測後資料以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發佈單位: 
金車文教基金會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