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青少年國際觀》高達8成6青少年認為國際事務是生活常識
高達8成6青少年認為國際事務是生活常識
全球化讓我們與世界更靠近,隨著跨國移動越趨普及,與世界交朋友並進行跨文化對話的能力更顯重要。為了解青少年國際素養知能,金車文教基金會特別對此進行調查,根調查結果發現,受疫情影響青少年更願意主動關心國際時事,有高達8成6青少年認為瞭解國際事務是具備生活常識(86.4%)的基礎。
隨著全球經貿發展越趨緊密,國際素養成為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但國際視野建立並非短時間或依賴考試即可養成,在培養國際素養時,高達8成以上青少年最常遇見的阻礙是語文閱讀能力不足(83.3%),其次則是國際文化理解不足(77.0%)和不了解外交事務(75.7%)。
面對全球多元夥伴關係,8成5青少年認為「日本」是對臺灣最友善的國家(85.7%),其次分別為美國(71.4%)和韓國(35.5%),若能夠選擇,青少年最希望可以移民到日本(73.7%)並和日本人當鄰居(77.4%)。在經貿發展層面,近9成青少年覺得「美國」是對臺灣最重要的國家(88.2%),接著依序為日本(82.5%)及中華人民共和國(50.8%)。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在學習「國際素養」時,有4成多青少年表示其出國交流意願降低(45.0%),但對國際交流興趣(43.2%)和國際資訊評論 (35.7%)則有增加。金車調查也指出,高達9成以上青少年仍認為最需關注的全球議題是醫療衛生(95.6%),其次是人權議題(94.2%)和能源消耗(94.1%),若能夠實際前往國外,青少年則最想親身用行動幫助醫療衛生(59.5%)和氣候變遷(50.1%)議題。
金車文教基金會曾清芸總幹事表示,過去大部分青少年對世界認知,都僅停留在課堂資訊,對國際事務較難有感,但受到疫情影響,青少年開始主動關心個人衛生及國內外新聞時事,我們很樂見能看見此進步。但建議青少年在疫情過後,仍應持續養成對國際議題關注習慣並比較多元看法,學習綜觀事件全貌、換位思考,而非僅是側重議題。
與歷年調查結果相比,國際社會福利協會陳芬苓理事長指出,青少年認為除華語、英文外不需再學習任何語言比例自2019年的14.8%大幅上升至35.2%,但臺灣身為島國,主要經濟仰賴出口導向的國際貿易,擁有多國語言人才是臺灣全球化樞紐,未來如何提高青少年願意學習多國語言的意願及環境,將是很重要的議題。
臺北市立華江高中三年級楊朝翔表示,在疫情期間,隨著網路使用時間增加,開始養成固定閱讀BBC和CNN國際新聞的習慣,在新聞類別上會盡量挑選自己感興趣的,閱讀起來會更容易理解也更有共鳴,自認相較疫情前國際素養提升不少,外語閱讀能力也有進步。
如果可以出國旅行或服務,臺北市立華江高中三年級廖信雯同學表示,最想去剛果或是肯亞等非洲國家進行志工服務,希望不僅能幫助當地社會資源較匱乏的人們,同時體驗當地多元文化及民俗風情,並增進自己的國際素養能力。
金車文教基金會與英國基爾大學黃菁瑜教授、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陳芬苓、施侒玓教授合作調查,於2021年10月25日至11月15日間,針對全臺灣國中及高中職學生進行問卷施測,總計回收11,555份有效網路問卷。在信心水準97%下,有正負3%以下的抽樣誤差,施測後資料以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